百家樂分析王-小昆凌
把握數字時代趨勢 創新宏觀治理模式把握數字時代趨勢 創新宏觀治理模式 陳昌盛 2020年09月02日09:33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把握數字時代趨勢 創新宏觀治理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明確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我們要敏銳地看到,當今世界已進入數字時代,數據成為全球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成為大國競爭的前沿陣地。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大規模物理隔離,進一步加速了數字經濟發展。因此,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經濟運行模式和宏觀治理模式也必將隨之改變。“十四五”時期要順應數字時代新要求,加快宏觀經濟治理體制改革與創新。 每個時代的經濟發展都由最活躍要素主導 最活躍要素是特定發展方式中生產率提高最快、對經濟增長邊際貢獻最大的要素,是社會資源配置圍繞的中心、國家競爭力的要害。誰能把握和管理好最活躍要素,誰就能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農業時代,最活躍要素是土地。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土地擴張和農業產出的增加,農業經濟活動緊緊圍繞土地要素展開。宏觀經濟治理的核心是糧食增產和穩定。比如,通過創新灌溉、育種、歷法等技術以增產,利用常平倉等制度解決糧食青黃不接和豐歉調節等。管好土地,就管住了農業社會的根基。 工業時代,最活躍要素是資本。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資本積累和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工業經濟活動緊緊圍繞資本要素展開。宏觀經濟治理的核心是推動資本在跨部門跨時空的優化配置,以及社會化大生產下的供求平衡。比如,用財稅和貨幣政策管理總需求,用產業政策引導資本投入,用現代金融管理信用體系和支持技術創新等。管好資本,就管住了工業社會的動力。 數字時代,最活躍要素是數據。經濟數字化不僅向上拓展新業態,也向下改造傳統產業,數據已成為貫穿整個經濟系統最活躍的要素,並加快重構經濟運行模式。因此,只有管好數據,才能贏得未來。而當前宏觀經濟治理方式誕生于工業時代,服務于工業經濟模式,必須做出適應性變革。 數字時代經濟運行變革帶來的新挑戰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呈現出眾多不同于工業經濟運行的變革性特征,使傳統的宏觀經濟管理框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是規模報酬遞增特性。一般要素會折舊且規模報酬遞減,越用越少,而數據要素不會折舊,具有規模報酬遞增和邊際成本為零的特性,越用越多,越用越好。比如,人工智能就是使用的人越多、數據越豐富,智能化水平就越高。以規模報酬遞減為前提的主流經濟框架,在數據時代將被顛覆。 二是時空邊界限制被突破。數據實時聯通、高速傳輸,全時全域互聯互通,